2016.10.08攝於屏東佳冬 |
那天大雨,我自枋寮車站下車,沿著海堤向佳冬、林邊步行。
印象中,只要進入颱風季,屏東沿海這一帶就要有淹水的準備,事實上也是因為這一帶地層下陷相當嚴重。的確,在我步行的過程中,既有那些被墊高的房子,也有那些低於路面的房子;有些還有人跡,有些則以積水廢棄。我聽取不遠的浪聲,邁步走過這些高矮不一的房子,彷彿也能感受到一種海浪似的波動,我並未入海,但已是一身潮濕。
出乎我意料的則是,無處不見的水管,大大小小就沿著海堤而築,一頭伸向大海,另一頭則通往內地的養殖魚塭。以致於我在堤防上行走,還得跨越每一根水管,仿佛我是跨欄選手似的。而各養殖戶的控制電表則立成電杆,密集的插在一起。我站在堤防,轉頭望向內地,一度以為是「海」被劃分成一格又一格的樣子,我想在此生活的人們,或許不是以海為家,而是以家為海吧?
我步行到一家雜貨店,雖然於事無補,但還是想買件雨衣,畢竟一失溫體力便會下降,很擔心自己會連拿起相機的力氣都沒有。老闆娘從雜貨店裡走出來,好奇的打量我,問我是不是在步行環島。我說自己沒有在環島,只是隨意走走而已。老闆娘不置可否,拿了件輕便雨衣給我。我隨口問了老闆娘,這裡主要養殖什麼?她說主要是龍膽跟午仔,這兩種都是高經濟價值的魚種。我向她道謝,穿上雨衣便離開向前步行。
2016.10.08攝於屏東枋寮 |
接著,我走到了一條大排水溝,不,應該說被無數水管所纏繞的大排水溝,已經看不見橋墩與堤防,已被縱橫交錯的乳白色塑膠水管所取代,看得來相當自然,彷彿它天生就是如此似的。眼前的畫面我前所未見,深受震撼。這些用不同顏色的噴漆,標註著不同主人的,我所望不穿的水管裡,除了海水之外,應該好像還有些什麼被運送著,彷彿臍帶般餵養著無數的龍膽跟午仔、餵養著生長在這一塊家園不斷下陷的人們。
步行回來後,我仍忘不了那個畫面。我被水管所震撼,與此同時我也陷入了困惑與矛盾之中。
一個多月後,我在鍾孟宏導演《第四張畫》(2010)裡,偶然發現導演也取景於這條被無數水管纏繞的大排與海堤。此場景用來呈現主角小男孩的一個夢,他夢見被家暴而死的哥哥孤孤單單地走在海堤之上。電影裡所呈現的光影與氛圍,瀰漫著一股既荒涼又哀傷的詭譎之氣。我懵懵懂懂之間,似乎將這種具體的感受挪用或取代了我當時站在大排時所不明瞭那種感覺。重點不在於死亡,也不在於將大海(自然)或人們暗喻成受虐者與施暴者。
我既困惑又試圖理解的是這些祭祀著「水仙尊王」的人們的思想與行為。或許,對這些以家為海的人們而言,就算家園陷落也好、就算矛盾荒謬也罷,他們仍舊用盡氣力地想要在這塊土地生存下去。那一根一根互相纏繞、糾結的水管,似乎隱喻著生命的集合、家族的集合、痛苦與快樂的、權力與利益的、求生的集合。
我記起當時,整條馬路上就只有我一個人,我穿著雨衣、撐著雨傘、手拿相機,側身將耳朵黏貼在那些水管身上,在那些連通人與自然的水管身上,我真的真的很想聽聽什麼是臍帶的聲音。
我真的真的很想知道臍帶能發出什麼樣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