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8年12月6日

寫作材料從哪裡來

作家張日郡╱撰寫

許多學生碰到命題
作文時,尤其是自己毫無經驗的題目,往往只能「望題興嘆」,恨不得一刻過後,靈感謬思便能降臨。事實上,我們從小到大面對命題作文的經驗還少嗎?一路所學習到的各類知識、掌故傳聞及名人故事還少嗎?所以,使人腸枯思竭的,也許是一種疲倦、一種被動、一種無奈,也是一種反正被車子載著就能前往目的地的盲目慣性,忽略了(或根本沒空理、沒辦法理)車窗外的「風景」。


我們都曉得儲備寫作材料的重要性,否則,根本不必有人夢中奪走五彩筆,我們自身便會「江郎才盡」。我所謂的「儲備」,並非刻意背誦一大堆掌故傳聞、名人故事或名言佳句,等到作文時,再從「記憶庫」裡提取出來用。我們是人而非電腦,除了記憶大師與超憶症之外,遺忘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是天經地義的事,而且你會發現,愈是與我們無關的人、事、物,愈不可能達到過目不忘。
所以,「儲備」不是刻意將東西原封不動放進某個地方的概念,而應該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思維遊戲。無論是在什麼時刻,只要你有空便能自己玩起這樣的遊戲,譬如說當你閱讀文學作品或觀看戲劇、電影、新聞及動漫時,能否將這裡頭所描述的事件、情節,與自身的生命經歷連結起來?反之亦然。連結的過程需要想像力,而連結的目的,便是建立關係,有關係便有記憶。
舉例來說,有次新聞報導了苗栗珍貴的石虎,不幸遭受「路殺」而喪失性命的消息,這個消息忽然勾起自己幾年前也曾駕車不小心輾斃野貓的記憶。因此「路殺」這個詞便不再與我無關,我開始關注石虎與周遭可能被路殺的生命,同時我也會閱讀他人的文章,看看別人的觀點,再問問自己是怎麼想,認同還是不認同?我對於路殺的觀點,也一步步從思考中建立起來。有了這層的思想連結之後,未來還可繼續旁及動物權、環境倫理、國土規劃等等議題,從生活中自然而然形成一種跨領域的思考。
當然,你會質疑那「文章」呢?文章都沒寫出來呢。其實,我認為這個思維的模式一旦建立之後,習慣成自然,大塊假我以文章,你每天都寫「文章」、打腹稿了。簡而言之,「腹稿=掌故+聯想+經驗」。
《聯合報‧好讀周報專欄》https://udn.com/news/story/11320/3514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