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8年11月1日

寫作的溫度

應當沒有人會否認,一篇文章之所以好,「感人」與否通常佔了很大的影響成分。也可以說,會感人的文章,多是作者在文章中,放入了他自身對於生命、生活的深刻體悟,並且透過適當的文辭將之傳達出來。


事實上,學測國寫中的「情意題」,考驗的也是同學能否精準掌握題旨,以既有的語文表達能力,將自身的生活經驗或內心體悟,完整的表達出來。話雖如此,然而在我的教學經驗中,這樣一篇有「溫度」的文章,似乎可遇不可求。我總在思考,如何燃起同學們寫作的溫度呢?
偶然的機會,我看了《解憂雜貨店》電影版,發現人的困境、迷惘與失落被寫進信中,寄到了雜貨店,接著老闆再回信,傳達自己的感受、看法與建議;「寫憂」與「解憂」之間,溫度不就從此而來嗎?於是,我曾在一堂課中,以匿名的形式,將我自身的挫折、失敗與困境,寫成一封信並製成投影片,給一群高二的同學們看。我發下信紙與信封,請他們為我解憂。
課程結束後,我捧著30封解憂信搭車回家。我從未有過這種閱讀體驗,車上我一封封的拆閱,既興奮又感動,我感受到文字的溫度,並被他們所安慰。相濡以沫吧,我想起這個。後來,我冷靜的分析自己的閱讀感受,在這30封信中,安慰的力道並不相同,到底是什麼影響文章的「溫度」呢?
有些會冷靜的為你分析情勢,提供諸多解決辦法;有些則會安慰你,並鼓勵你繼續等待機會;更有指陳你之所陷入這個困境,「錯」在你沒有保持樂觀。但最讓我感動的,便是那些真的「設以身處其地而察其心」的信,信裡沒有蒼白說理,而是挖掘自己生命的體悟與痛處。透過寫信的過程,覺察到自己是如何度過了(或還沒度過)那麼多難受的時刻,繼而成為現在的自己。故事,從自己身上長出來的最動人,縱使是再平凡、順遂的人身上都有自己的故事。
國寫,畢竟是一場考試,自然還得考量立意、選材、佈局,乃至於修辭等等,但它同時又是人(考生)與人(老師)、自我與世界的交流媒介,又不僅僅只是一場「考試」而已。我想藉由這次「寫憂」與「解憂」的過程,提醒他人也提醒自己,寫作裡頭本應有「溫度」存在。
信終究要回的,連同他們自己原本寫的。因為我相信他們有一天重新打開自己的信時,也會被自己的文字所感動、所安慰。
《聯合報‧好讀周報專欄》https://udn.com/news/story/6925/3460843